早在1756年的倫敦就出現過明礬麵包事件;1818年倫敦又發生黑刺李假茶葉事件;1850年,美國則發生了每年害死八千名嬰幼兒的酒渣牛奶事件。
根據本刊健康專欄作家江晃榮指出,當時美國開始進入所謂近代城市化,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,牛奶供應若只靠附近牧場的乳源是不夠的,所以才會出現黑心「酒渣牛奶」。當時,商人以酒廠蒸餾剩下的帶有酒精成分的酒渣餵食乳牛,並加入水和石膏混充增量。在快速城市化的情況下,婦女們紛紛投入職場,因此大量仰賴酒渣牛奶晡餵嬰兒,最終導致每年有八千名嬰兒死於非命。
自有紀錄以來,全世界黑心食品的事件幾乎從間斷。台灣餿水油的鼻祖其實是日本,大陸餿水油的技術最早則來自台灣。然後,在台灣、大陸、越南,餿水油乃成為商人們眼中的火紅商品,並不斷以合法掩護非法,透過種種偽裝策略,無孔不入的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十月中旬,走了一趟湖南,在電視中看到單單長沙一個城市,一天之中就被媒體揭發了兩家餿水油地下工廠。面對電視記者的鏡頭,負責人先是否認到底,然後乾脆來個阻擋驅趕,好像自己做得理直氣壯一般。
黑心,基本上就是良心的相對詞,指的是為謀取一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死活的一種心態,簡單的說就是損人以利己。
最近一年來,從富味鄉混充油到全統香豬油再到頂新餿豬油、餿牛油,台灣食安連環爆,甚至連屢獲大獎的王品牛排、從小陪伴人們長大的統一及味王泡麵,都紛紛淪為黑心產品。
曾國藩說,風俗之厚薄奚自乎?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。
敦厚與澆薄,會因為
黑心食品事件之所以層出不窮,立法執法是一個問題,依照曾國藩的上述看法,其實真正的核心問題還是在於社會的價值觀。
當人們除了高、富、帥、超跑、豪宅之外,沒有更多元的價值觀可以抗衡名利權勢時,良心就會淹没在損人利己的種種作法之中,良心事業這個基本的標準,竟成為很少企業能夠做到的高標。
相對於市面上的劣油、假咖啡、假醬油、假蛋、假蛋黃、假蟹肉、假果汁、假湯頭等等無所不假的食品,直銷界至少在產品上面有著比較值得告慰的堅持。
台灣全體社會的食安風暴,或許也正好是直銷界長期在品質的堅持之後,一個展現優勢、擴大影響的契機。